Herb & Acupuncture

Useful Info

Find your information.

濕疹衛教

濕疹, 異位性皮膚炎, 汗皰疹 <-其實都和濕有關係廣義上也都可稱為濕疹, 可是濕的形式和身體的狀態有不同, 不可以胡亂除溼, 尋求專業的醫師幫助才可省時省事

世間常常說喝綠豆薏仁水或湯可以清熱去濕, 可是有一些人喝多了反而脾虛濕氣熱氣排不出去濕疹更嚴重.

中醫需要找到濕的源頭, 是不是需要去風? 是不是需要去熱? 是不是需要補陰? 是不是需要健脾? 有沒有心臟或汗的問題…等等, 就算都和濕有關係, 卻不能一概而論.

衛教:

1. 冰涼飲品, 食物: 比如說青草茶, 椰子水等等會傷害妳的脾胃和體內腎陰

2.  早睡早起不熬夜:  膽主十一臟, 中醫認為膽健康身體其他臟器才會健康, 所以提倡子午覺, 子時就是晚上十一點到一點中間一定要睡眠, 如果要睡午覺午時中午十一到一點中最佳;  腎陰和肝膽健康身體排毒排濕才會正常, 濕疹的人絕對不能熬夜晚睡

3. 保持心情愉快: 壓力也會影響人的脾胃和飲食的吸收消化, 造成食積甚至造成濕疹

4.  小心食積:  所謂食積就是食物消化不良或消化後精微物質送不出去, 堆積在不同地方產生問題, 這也是濕疹的常見原因: 詳情請看我食積的文章

5.  洗澡睡不宜過熱:  大概24~29度C, 沐浴乳和護膚品成分越單純越好

6.  隨時擦乾汗水 – 保持身體乾淨, 避免誘發濕疹

7. 飲食禁忌:

  • 魚蝦螃蟹,烏賊,蛋(包含代蛋)

  • 竹筍, 乾香菇, 南瓜, 茄子, 鵝肉, 鴨肉

  • 冰冷飲品(包含大多水果), 油膩, 辛辣, 烤的, 炸, 煨, 焗

  • 芒果

  • 精製糖, 糖漿(過多傷脾)

  • 酒精

都容易造成腸胃負擔,脾胃消化功能變差,體內代謝就會出狀況,容易讓全身皮膚紅癢難受。

最後想要多提到的是中醫概念中的陽氣和濕疹有種互相對抗的關係, 體內濕太多會直接間接地傷害身體陽氣, 而身體的陽氣較強也會幫助處理體內的濕.  所以有濕疹的可以嘗試幾個簡單的補陽氣方法:

·       午時11~1點睡午覺

·       適度運動, 鍛鍊心肺以微微出汗較佳, 過度出汗傷陽而且傷氣

·       洗澡完馬上吹乾頭髮

CHIHKANG CHOU